找到相关内容334篇,用时7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门弟子如何才能调御鬼神?

    ,则四圣六凡十法界之分。如果要从迷到悟,返本还原,则各法界的觉悟程度,亦各不相同。人法界中,不觉,如见正,诸天鬼神皆然。人法界在六凡中,超过其他五法界。因为六欲天耽爱女色,忘记修行;四... 民国三十四年(1945)春,虚云老和尚从云门到南华传戒。此时,云门禅寺两位僧人,一位法名古根,一位法名传真,同住在一个寮房。一天早上,晨钟叩响了,俩人都还没有起床,过了一会,传真问古根:&...

    鬼神|降魔|高僧|大德|道德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4/03/151236325586.html
  • 宝藏论

    谓之一乘。若迷故即异、故即一。    经云、前念是凡、后念是圣。又云、一念知一切法也。是以一即一切、一切即一。故言、一切以一法之功而成万象。故经云、一切若、有心即迷。一切若无、无心即遍十方。故真...而学知者。知即故心生万虑、意起百思、还不离苦。彼知二见、皆不能当体虚融、如理冥契、遂不能入真实也。夫真实者、离知无知、过一切限量也。夫见即有方、闻即有所、即有心、知即量。不了本际、无方...

    长安沙门释僧肇著

    |宝藏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0758325123.html
  • 试论因明学中关于现量与比量问题

    尼耶也派认为我的性质,实指了知情态。而工具或作用则为心,心为作用,乃为工具。尼耶也经解释为智为知。一切知识的构成条件四:  一、为量者——就是能知的主覌,即指之实(自我)。  二、为所量——就是...就是量果。旣不同于尼耶也派以之实(自我)为能量,以所知的对象为所量,由上面二者结合为量果;也不同于小乘以根为能量,境为所量,依据所起之心及心所为量果。因为佛家因明学者认为智为能量,境为所量,由能量...

    虞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3438121.html
  • 《正理经》简读(五)

    还举了罐的例子,说因为罐不处在显著的运动变化中,只有在妨碍我们认识的事物出现,认识才停止。罐没有显著变化,当一物挡住了我们的视线,我们对罐的认识也就停止了。如果说是常的,那么在被挡住视线以后,...没有认识清楚时就没法再认识了。第二,认识清楚不清楚并不能说明认识本身是常的还是无常的,认识的清晰度是由认识的条件决定的,所以,你用无法认识清楚来说的常、无常是不妥当的。第三、一个事物都它的一般性质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0338376.html
  • 由世间定到出世间定之修习

    集诸善法(如观欲界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等)深入一心(定),断欲界烦恼(指伏断欲界烦恼之现行)得初禅定。如佛经说:行者离欲恶不善法,(寻)观(伺)离生喜乐之初禅。”⒅  得初禅之相,《禅法要解》卷上...呵责觉观。……觉观恼乱,如人疲极安眠,众音恼乱,是故行者灭此觉观,以求二禅。……觉观乱心,如风动水;以觉观灭故,内得清净。无无观定生喜乐,入于二禅。(24)  二禅之相者,《禅法要解》卷上中说二种...

    如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0439503.html
  • 六祖禅与阿含经中的上座禅

    无明触故,起、无、有无,我胜觉、我等、我卑觉,我知我见觉,如是知、如是见觉,皆由六触入故。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,舍离无明而生明,不生、无、有无,胜觉、等、卑觉,我知我见觉,如是知...中国佛教中的地位日渐提高,各种版本的《坛经》相继出现。据中外学者的考证,我们今天所发现的《坛经》四种:(1)敦煌本:原本是晚近在敦煌石室所发见的写本(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),题作《南宗顿教最上大乘...

    释宗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2839835.html
  • 苦行与无益苦行略论

    淫.无欲。除去恶不善法。游于初禅。无.无观。游于二禅。念清净无众想。游于三禅。无复苦乐。意念清净。游于四禅。此或能是道。我今当求此道。   “我六年之中勤苦求道而不克获。或卧荆棘之上...。尔时。贪欲意解。除诸恶法。.观。游志初禅。.观除尽。游志二.三禅。护念清净。忧喜除尽。游志四禅。我尔时以清净之心。除诸结使。得无所畏。自识宿命无数来变。我便自忆无数世事。或一生.二生.三...

    云海天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0040097.html
  • 关于佛教的认识论

    的体用及其相互关系   佛教认识所说的识,义取了别。了谓觉了,别谓分别,能于境上,了分别之用,是即为识。故唯识论言:“识谓了别”。识的自体是什么?《百法明门论》谓识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未那、...而言,凡于境了分别作用,都得名识。所以言识,即可包括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尝味、身触尘等感性认识和思维、判断、推理等理性认识,属于认识论的范畴。心,一般多指思维、判断、推理等活动,局限于理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1740264.html
  • 知礼《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》研究(三)

    曾委读,细检《论》文,都无此说;或恐谬引章疏之言,世共传之。泛为通之,此乃迷名而不知义。法名不觉,佛名为,众生虽不觉之理,而未曾不觉智,故且分之,令不觉。岂觉不觉,不觉犹不觉耶?反谓所觉离能...来说,虽皆本具不觉之理法,却未曾不觉之佛智,是以姑且分开而谈,用意在使其能不觉也。今岂可舍令不觉之深义,却执不觉者永远不觉之名,甚至反而说所之法悖离能之佛?下文遂归结说:“故知觉无不觉,不名...

    吴聪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742742.html
  • 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(二)

    何况这世间对我们人而言已是充满着脏乱!  所以色界天人常常安住于定境当中,身心恒定。  初禅的大梵天主,对娑婆宇宙贡献很大。他修慈、悲、喜、舍四无量心,他的禅仍处在观的境界,甚至会到初禅和二禅的中间定:无观的境界中,所以便生起大我慢,以为这世界是他所建立创造的,下面的众生都是他的子民,需要去爱护他们、管理他们。因为下层时空的生命无法了解上层,所以他也无法了解他之上仍二禅,因此以自身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544068.html